药企如何通过微课大赛沉淀课程资源、萃取业务经验、赋能组织发展?——一方制药“微·颗粒杯”首届微课大赛

文 | 小欧 2023-03-04 11:41 发布者:小欧

一、项目背景

2021年是一方制药“十四五”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新政策陆续出台,行业全面放开,市场竞争加剧,基于行业变化及公司发展需求,一方制药十四五战略规划部署打造“文化高地、人才高地、品牌高地”,推动企业革新发展、应对行业放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打造“人才高地”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快速适应行业和市场的新变革,打造卓越制药企业员工团队,一方研修院紧密承接公司人才发展战略,致力于公司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全体员工提供发展要素的学习资源。

市场激烈竞争,人才流动加剧,行业内部的优秀人才经验,变得越来越有价值,这些优秀经验如何留存并发挥作用,也成为公司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公司内部专家或绩优员工在一线实战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成功做法和经典案例,容易随着他们岗位或人员的更迭而流失,造成了公司的资源浪费。同时,绝大多数的业务专家不具备自我经验梳理的能力和方法,他们在总结分享自己的套路和经验时存在困难,难以转化成“取之即用”的课程,而传统培训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已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需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习逐渐呈现碎片化趋势,组织稀缺能够切实解决内部问题的工具、方法和实践经验。从数字化人才培养角度出发,自2018年,一方研修院正式引进线上学习平台“E方”以来,经过实践探索出适合公司现状的平台运营模式,不断促使公司员工自主学习,以业务导向来匹配学习资源。后疫情时代,面对线上“微学习”的迅速发展的情况,在已有学习平台具备内容的传播环境的基础上,一方制药将如何结合各业务线条工作岗位的宝贵经验,聚焦业务部门工作中的重点痛点难点,真正实现有效培训,从而进一步助推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发展成为一大难题;同时,内部平台已有课程资源主要以少量的大型课程为主,微课资源稀缺总体数量不足、内容和形式迭代较慢、经验萃取和微课开发制作专业技能人才缺乏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岗位学习地图建设进程受阻。

二、项目需求

综上,为避免公司资源浪费,帮助公司可持续发展,亟需寻求合适的方式解决上述相应的难题满足现实需求:一、学习需求:将传统线下课程转化成微课,丰富平台中现有课程库,以此更好地满足全员移动学习的诉求,通过微课实现对更多人员的培训覆盖;二、精品课程需求:将公司业务专家/骨干的优秀经验、案例进行挖掘萃取,形成特色微课案例沉淀,对内快速分享学习,对外赋能销售团队;三、微课开发标准化需求:促进企业内部微课开发标准化,积累一批微课资源,培养一支微课开发支持团队。

三、项目目标

一、盘活知识,动员全员学习激发创作动力,赛事总参与人数不少于200人,各业务线条计划产出35门精品微课,推动内部优质资源开发与共享,构建结构化和体系化微课程学习体系,为企业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优质的内容;二、链接业务,萃取和传承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让个人经验成为可复用的内部业务/管理工具,为员工系统性、针对性的提升业务操作技能打下坚实基础,支持业务发展;三、赋能组织,通过系统性培训赋能,培养35+名微课开发制作能手,加速我司的知识沉淀和经验转化,并且能够后期提供辅导服务,确保后期微课批量产出,推动岗位学习地图资源建设,同时营造知识共创共享的社群学习文化,助力学习型组织发展、员工业绩提升。

四、项目设计

基于项目背景设定了项目目标,结合年度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和各业务部门一对一访谈结果汇总,综合公司人员实际情况,2021年一方制药决定面向全公司(含一方销售团队)举办“微·颗粒杯”首届微课大赛,以赛促训,众创共享。

在整个项目的设计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如下4点:①如何吸引各业务部门积极参加赛;②如何针对学员特点设计学习项目;③如何结合一方制药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开发技术;④如何保证项目成果输出的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六度模型”应用学习设计全景画布,从关联度、支持度、匹配度、参与度、时间度、感知度各方面进行整体赛事设计,采用选手闯关模式,边学边练边出成果。首先在流程设计“时间线”上,将项目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根据“433法则”,将大赛运营流程框架划分为3大阶段,分别是:大赛前期(40%)项目启动和筹备完毕各项准备工作;大赛中期(30%)分阶段设置目标和周期,促进学习,转化产出阶段性成果;大赛后期(30%)展示,项目成果复盘,并输出相应的项目成果。根据项目目标细分为3大关键要务:“全员赋能”“微课赋能工作坊”“精品微课/达人评选”,按照时间维度进行整体安排,列出匹配上时间进度,形成项目推进日历;以项目中阶段目标为序,放入项目筹备、线上报名、初赛、复赛、颁奖盛典5大运营关键节点的时间,形成微课大赛的整体时间规划表。

在项目的内容设计方面,以“柯式四级评估”作为底层逻辑,分别从“体验线”、“学习线”和“行动线”三方面着手,首先是“体验线”,设置各种体验活动,如线上趣味开营,发布闯关式学习任务,设置积分榜单和奖励制度、氛围道具搭建、现场绿幕摄影实操等,激发学员参赛兴趣,提升学员体验感和培训粘性;在“学习线”设计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综合借助公司内部线上学习平台“E方”,统一的学习平台,入口简单,平台功能强大,可支撑比赛稳定进行,且安全性高,支撑赛后内容课件高效沉淀。结合数字化技术,采用OMO混合式培训,通过线上微课知识学习、线下工作坊学习翻转赋能。线下微课开发工作坊课程按照“721学习法则”进行设计,70%现场实操输出成品、20%与同伴讨论、10%为课堂理论。而“行动线”方面,内部业务专家辅导、外部微课专家、助教加持助阵,一对一作评点评辅导与开放式社群互动答疑等,聚焦岗位问题场景,激发全员创作的动力。

在项目的运营设计方面,则是从“支持线”、“营销线”、“数据线”三方面开展。“支持线”方面,邀请各业务部门领导参与拍摄打call视频,邀请产业园/子公司和销售团队参赛等,增加赛事支持度和参与度;“营销线”:全渠道全流程营销宣传,内网公告、食堂电视、公告栏、企业微信、微信群、公众号等,维持赛事曝光度和持久度,打造组织内外部影响力;“数据线”方面,通过营销数据和项目核心指标数据全程跟进并分析相关数据,前期观察营销内容的覆盖率和传达率,如公众号、内网公告查看人数、平台阅览数等等;中期则是开营参与度、作业完成率、成绩等等,呈现学习结果,体现学习价值,在过程中及时纠偏,保证项目进度符合预期以及整体结果的有效性。

在项目结束后期,根据柯氏四级评估的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设置培训评估问卷、作品评分、和随访调研来检验培训效果,从课堂表现和反馈、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回岗位后行为变化3个维度进行考量。

五、项目实施

大赛前期

(一)项目筹备:确定主题、制定规划、平台搭建、宣传造势

由于是公司首届举办微课大赛,作为传统医药制造业,对传统制药企业人员来说,相关数字化课程开发概念较为陌生,面对首届微课大赛,如何有效宣贯吸引各业务部门,让大家对大赛的作用和意义产生深刻的认知,吸引各业务部门业务专家/骨干积极参赛,认识并参与微课的制作和运用微课的兴趣,以达到项目预期,是大赛前期的主要的挑战。

赛前发放并收集问卷,通过分析并反馈问卷结果,与各业务部门负责人访谈宣传微课大赛的的意义与价值,呈现利益并答疑解惑,激发其参赛意愿,当面达成共识,为赛事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支持基础。以一方研修院作为首届赛事的发起方和主办方,成立赛事组委会,确认成员、任务、参赛岗位、人数以及上报课程数,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创筹备。

首先是确定赛事主题,建立项目品牌,以提升项目影响力。明确微课大赛目的、意义后,结合公司行业背景和产品特色,经过多番头脑风暴,最终敲定“微·颗粒杯”作为项目主题,“微课虽小,力量无穷”则作为项目口号,今后长期延用。项目整体VI设计与制作方面,根据公司logo确定整体 VI主色调为绿色,以广东特色建筑为背景元素,在借鉴其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设计出主画面,以其延展到宣传海报、推文、PPT、宣传视频、平台BANNER主页、现场物料等所有设计中,统一视觉传达,在传播中形成并加强项目品牌效应。


其次,制定规划,建立规则,达成共识。组委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整个赛事计划开展周期为2个月,就微课大赛的赛程、赛制、整体流程、激励机制、评审标准、奖项数量及名称、赋能方式等内容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共创出整体赛事运营方案和实施细则,制定《项目实施推进表》,明确项目里程碑和时间进度,清楚赛事流程各个关键环节和各阶段工作内容,内外部默契配合,快速行动,推动落地。


接下来则是进行项目平台搭建,搭建项目专属学习与运营平台,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公司已有的学习平台“E方”在近4年探索实践中,找到完全适应制药行业人员特点及学习习惯的运营模式,已逐渐培养起公司员工自主线上学习的习惯,为微课大赛线上学习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平台上建立赛事专项路径,线上报名接口、微课学习任务发布、作业提交、批改反馈、交互分享、赛事节点提醒等一目了然;后期学员和项目组可实时掌握进度,便于跟进,同时也将作为微课作品大众评选的重要宣传阵地,赛事期间将有效地带动平台运营的登陆率数据和学习数据,一举多得。


一切准备妥当,便开展集中式宣传推广,营造共创共享的学习氛围。在前期借助各种宣传平台的推广力量,运用交互思维为大赛宣传造势。第一波造势,制作赛事宣传视频,详细介绍首届微课大赛整体项目内容,赋能学习安排、参赛收益、赛制流程、奖项设置、报名方式等,让员工对比赛有初步认知;同时,邀请各门负责人拍摄赛事打call视频,借助管理层的影响力表达对项目期望,调动学员主动性,将项目扩散至组织内所有角落,号召全员报名,通过公司内网公告、食堂电视、员工微信群等多个渠道发布,打造集中在借力打力中实现共创共赢。第二波造势,制作赛事介绍推文,线上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微信群宣传,大赛前期发送公众号原创推文2篇,阅读量为 1200+;线下设计印刷制作粘贴海报和易拉宝展架,放置在公司内人流量最大几个区域(食堂门口、办公楼电梯处、宿舍等),加深线下赛事氛围。


(二)报名启动&空中开营

前期各项筹备工作准备就绪,伴随着宣传造势正式开启报名阶段。根据项目成果要求确定各单位/部门最低报名人数要求,参赛对象面向一方制药全体员工、各产业园/子公司全体员工、一方营销业务人员,报名形式个人参赛或组队参赛,组队人数≤3人。为博采众长,支持跨部门组队,最终报名无论人数,均以“课题组”参赛。报名形式两种:组织推荐,各单位/部门结合组织经验沉淀需求,推荐内部优秀员工参赛,至少1-2个课题组;自愿报名,对微课设计与制作感兴趣的员工自愿报名参赛。

在参赛作品选题方面,本次微课大赛选手选题范围主要围绕方面:①研发类:如产品质量、产品标准/工艺研究流程、仪器设备操作经验等;②生产类:如标准规范、岗位操作经验、技巧和技能等;③营销类:如产品知识、客户沟通技巧、商务谈判、开发上量技巧等;④职能类:如办公软件操作技能、业务流程管理、部门职能及制度规范等,截止时间,经过与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反馈确定,最终共217人,94个课题组报名参赛,其中内部课题50个,销售团队课题44个。

正式确定报名名单后,建立赛事学员总群,请邀请所有选手进群。在线上启动了盛大的开营仪式,开营前3天群内发布每日预告,保持学员关注度和激发期待;当天设置扫码签到掌握参与度。启动仪式项目运营官化身班主任,主要通过大赛项目说明、领导打call视频播放、训练营学习指南发布、问答环节4个环节,向参赛选手交代项目开展的情况和说明微课大赛的整体流程、外部专家老师介绍、学习内容和规则介绍、奖项设置、各个关键环节(如作品提交标准、提交主题、提交时间、奖项设置等),群内积极互动,增加赛事趣味,持续激发参赛热情。在启动仪式结束后,发布学习任务,项目正式推进到初赛阶段。      


大赛中期:

    到了大赛的中期阶段,此次微课大赛面向的对象一部分为一线员工,希望快速掌握所需操作技能,另一部分为经验丰富的内训师,经验萃取技能熟练,但缺乏微课知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员梳理挑战点,梳理出关键开发内容,运用有效的工具解决问题是首要关键;此外使得开发成果具有一方制药特色的课程,而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可用的课程,找到典型关键场景非常关键,选取易学易用的开发技术,不仅适合此次开发项目,更便于将开发技术复制推广,开发更多有价值的课题,让人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以及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顺利开发出有价值的微课,并保障学习成果,能真正发挥微课的价值,在几分钟内把一个知识点讲透也值得思索并合理解决这些问题。

(三)初赛:线上赋能&初赛评选

初赛阶段,一方研修院安排赛前培训与辅导,线上快速学习,微课课程设计开发的核心知识点,以及相关工具与方法。 ①用专家讲授+通关考试+线上辅导+案例/工具演练的混合形式设计内容,高品质,强互动,有代入感的线上学习内容;②涉及3大模块内容、共20节微课、每节课程10分钟左右,帮助选手快速学习和掌握微课教学设计、音频录制与剪辑、视频拍摄与剪辑、MG动画制作、微课创意等微课开发专业技术;③每章节在线安排必交课后作业以及作业文字点评,作业一选题表,作业二选题脚本,作业提交内容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循序渐进而设置,选手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微课PPT作为初赛作品参赛;④微课制作辅导是微课作品品质和微课大赛水准的基本保障,线上学习期间,参赛选手的直属领导担任导师,根据部门业务发展实际和选手工作岗位内容,辅导选手微课选题方向,脚本,指导微课创意,通过E方平台点评反馈优化建议,以保证基础知识和工具的普及与学员快速内化吸收。   


初赛期间,线上全程社区运营互动,有效促学,比如课程推送、知识午餐、任务提醒、作品分享、赛况播报、作品点评等方式,积极鼓励参赛者,激发内驱力。①课程推送,课程直播前发布图文课程预告和造势;②知识午餐,中午学员下班空闲期间发放微课相关知识卡片,让学员结合所学加深印象;③任务提醒,作品分享,主要让参赛选手欣赏优秀微课作品,从作品中学习;④赛况播报,发布排行榜,督促提醒学员完成学习和作业;⑤作品点评,专业顾问也会会及时负责作品点评,鼓励积极提交者,激发内驱力。


初赛作品收集完毕后,进行初赛评审。初赛评比的重点不是技术和表现形式,而是选题准确与内容价值。①初赛评选标准:主要从选题设计、教学内容、表现形式上进行评审打分;②评委组成:初赛评委由内部业务专家组成,内部专家将从资深内训讲师中筛选,确保微课成果具有业务价值;③评选方式:初赛评分采用百分制,内部专家对每件参赛作品进行评分,同一部门的多位评委交叉评分,选手分数为评委专家评分的算术平均数,根据每个作品初赛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前55名课题通过评审进入复赛,其中内部个业务课组35门,外部销售团队20门。


为增强学习氛围,初赛评选结束后,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开启新赛程,主要从以下四环节展开:① 初赛学习回顾;② 学习榜单发布;③ 复赛入围名单公布;④ 学员学习心得分享


(四)复赛:线下赋能&复赛评选

初赛结束后,迎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复赛阶段,通过复赛群线上开营分享会,主要围绕复赛安排和微课专家线上分享两项内容,旨在帮助学员明确课程内容,激励晋级学员,帮助学员更好地产出作品。分享内容主要包括:①微课的课件结构指导;②微课的排版风格;③素材模板的使用说明。

复赛阶段,由于大多数参赛选手都是非培训条线的绩优员工,在微课制作的内容上特别有料,所有除了评审微课作品的选题和内容外,对微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课程导入能够激发学习动机,课程结构清晰,逻辑脉络明确等,除此之外,对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呈现技术】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而多数选手对微课开发是初学者,一方研修院组织两天的线下微课开发工作坊,整个课程按照“721成人学习法则”进行设计—70%是现场实操输出成品、20%与同伴讨论、10%为课堂理论。入围选手将有外部微课专家一对一辅导优化、打磨课程,确保决赛中的精品课成果产出。微课赋能工作坊从标题设计、内容设计、制作工具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以制作微课、录音录屏、后期编辑为主,外部技术导师提供行业精美课件模板和微课素材支持,手把手教学,引导学员们持续输出,产出属于自己的“微课”,帮助学员快速制作创新美观的微课;现场产出初版成品并进行一对一辅导点评,学员在老师的持续辅导下不断优化,打造精品。针对分散各地的销售团队选手,线下工作坊期间全程腾讯会议直播,实时与老师互动,课后群内展开积极讨论。微课开发制作工作坊不仅旨在巩固学员线上所学,还要求他们将所学化为所用,并在相互学习中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


同时,工作坊期间,线下工作坊精彩瞬间抓怕并实时播报,全程记录学习精彩瞬间,并制作成回顾小视频,增强荣誉感和体验感。


各课题组经过工作坊的打磨提升,迭代新版作品参与复赛评选。本阶段评选主要从选题内容、教学设计、作品规范、教学效果进行评审打分,评委由外部微课专家和内部专家组成,内部专家由参赛选手直属领导担任,此阶段评分采用百分制,外部微课专家和内部专家对每件参赛作品进行评分,复赛得分=外部微课专家平均分x50%+内部专家平均分x50%;据每个作品初赛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前35个优秀微课作品,共72人进入最终决赛评选。

(五)决赛:优化产出&获奖评选

决赛阶段,经过前两轮的评选和优化,作品更加优秀,本阶段不仅要评审教学设计和呈现形式,还要看作品的创意性、创新性以及微课的实用性。因此,入围决赛课题组选手需要根据复赛评选评语中的改进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对作品进行二次优化迭代并提交。评审方面,设置“专家评审”和“大众投票”两个环节,通过线上投票结果及线下专家评审评选优秀作品。邀请内部业务专家以及外部专家进行评选,评选维度涉及微课主题、内容设计、开发呈现、完整度与创新性等。

决赛前,一方研修院根据每个微课课题编号依此上传内部学习平台E方,拿出“最具人气奖”进行大众投票,微课作品能否易学易掌握,是该微课的主要评审标准。投票时间为3天,每个作品每人可投一票,可投多个作品,根据平台点赞数将评选出“最具人气奖”前3强作品。决赛大众评选期间,选手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花式拉票,活跃参赛氛围。无论上级也好,还是普通员工也好,都可以登陆手机端或者电脑端E方,通过“E方平台-企业知识目录-微课大赛-决赛作品”的路径投票,增加全员参与度和赛事热度。

 

除了最佳人气奖之外,组委会也评选出专业奖项,根据决赛总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前5名获评“最佳微课奖“、前6-30名获评“优秀微课奖”);在作品奖项之外,根据进入决赛作品数量评定,进入决赛数量最多的部门可获得“人才济济奖”,如出现决赛数量相同时,结合参考复赛入围作品数量。决赛得分=外部微课专家平均分x40%+内部专家平均分x60%,最终评选出:最佳微课5门,最具人气微课3门,优秀微课31门,人才济济奖1个。

(六)颁奖:空中结营&颁奖盛典

     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于决赛群中开展空中结营暨颁奖典礼,一共四个环节:①项目回顾,课程学习、知识赋能、微课作品整个过程;②表彰公布,依此颁发最佳微课奖一、二、三等奖、优秀微课奖、最具人气奖、人才济济奖;③学员代表发言,各业务线条代表发言,分享收获感悟;④项目寄语,一方研修院院长作为赛事组委会代表发表寄语,回首与展望。层层选拔到了最后环节,选手们对结果充满期待,通过设置悬念,趣味互动,点燃群内气氛,增强赛事影响力。


大赛后期:

大赛后期,获奖微课作品如何发挥应用价值,让其他员工及时学习优秀微课中的实用内容以解决现实业务问题,则是最主要的挑战;如何更长时间维持微课大赛营造的良好学习氛围也是本阶段着重考虑的点。

根据奖项,在E方学习平台上建立微课大赛专属课程目录,将获奖微课按照最佳微课奖、优秀微课奖、最具人气奖建立相应子目录,内网公告发布新课上新海报,全公司范围内开放学习,让员工结合日常业务情况,即学即看;对大赛产出作品、微课人才、课程满意度等进行统计与分析,为下一届微课大赛做铺垫;线上颁奖盛典结束,内网发布获奖公告,予以公开表彰;一方研修院提前设计专属奖状,并印刷制作后,连同奖金一同送至各业务部门最高领导处,让其亲自颁发给获奖选手并合照;采访获奖优秀微课开发制作选手,微信公众号推文对外宣传,增强荣誉感。



六、项目收获:

本项目实施收获总结为“四有”:

①有课:业务部门各自审核并确定微课主题,并直接产出内容, 经过层层选拔,35个优秀课题组进入决赛,并打造为优秀微课在内部推广使用;

②有人: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微课开发师,为公司内部打造一支40+人的微课制作团队,为内训师体系打造人才奠定了基础;

③有生态:通过“微课学习—微课制作—员工投票—微课下发—微课学习”实现学习内循环,持续动态沉淀组织智慧;

④有项目SOP:在摸索和学习中,成功探索了适用于当前一方制药内部环境的微课大赛的整体设计、实施的独特模式,并复盘总结形成项目SOP,为今后优化迭代赛事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项目实施效果

一方制药首届微课大赛“微·颗粒杯”于2021年11月22日-2022年1月6日圆满开展,项目得到各业务部门积极响应,在输出优秀微课作品和赋能团队,培养微课制作人才方面,成果显著。

首届“微·颗粒杯”微课大赛历时42天,共217人组成94组报名参赛。初赛阶段,107人完成微课开发脚本编写, 73份微课课题脚本参与初赛评选,最终55份微课脚本(具备开发潜力的微课)成功入围复赛,内容涵盖研发、生产、营销、职能类四大领域;通过2天线下工作坊对入围作品进行打磨、提升,最终产生36个作品入围决赛;赋予73位学员具备微课开发专业技能,掌握1套完整的课程工具能够在本岗位上继续进行微课课程的开发制作,并能够帮助部门其他员工了解和学习微课制作技能。E方学习平台决赛微课作品总浏览次数10453,总学习人数2816,总点赞数(投票数)2137;最终评选出:最佳微课5门,最具人气微课3门,优秀微课30门,人才济济奖1个。

微课大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促进员工在碎片化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技能,过程中,组织隐形知识得以萃取,优秀的经验得到横向复制,快速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微课开发体系,实现企业内部知识的传播与沉淀,宝贵经验不再随着人才的流失而流逝,为公司人才培养和知识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而言,本次微课大赛的举办是一方制药从数字化人才培养角度,融入打造数字化学习,赋能公司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又一次创新尝试。希望通过新的学习技术、知识媒介的引入,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推进公司员工学习和人才培养向数字化、专业化方向转型。

本项目全程借助公司已有线上学习平台“E方”搭建起赛事通道和学习端口。自2018年运营至今,经过一方研修院努力摸索和创新运营,E方已经完全适应公司制药行业人员特点及学习习惯,培养起线上自主学习的习惯。线上平台的应用对于整体赛事运营来说有重要意义:一是节省时间成本和培训费用成本,将纸质培训资料转为电子形式,学员即学即用,满足碎片化学习需求,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二是在配方颗粒行业封闭的环境下,快速实现了全员学习的覆盖,第一时间可以跨地域、跨层级共同学习,间接减少了管理成本。大赛前期通过平台运维、内容运营、学练运营,实时掌握学员学习数据,并开展相关数据分析,提高项目运营效率,提升学员线上学习的参与度。微课大赛后期,微课从原本的线下传统文件收集到目前实现学员平台自主“上传作品”,后台智能整理维护内部专业类微课线上共享传播,在公司内部掀起随时随地学习的浪潮,E方学习平台的员工学习活跃率、人均时长、学习率和总课程量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再结合高效落地的项目运营使学习更具有灵活性、时效性、仪式性。

八、项目总结

1、总结方法论:

方法论一:统一内部的战略共识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

一个项目的成功推进,不仅是某个部门,而是自上而下精神贯彻,自下而上联动支持。管理层的价值认可是活动开展的基础,管理层的积极态度直接影响员工参与度,所以要让管理层直接参与到大赛的前期宣导中来。基于现阶段(初次举办微课大赛)制定合理的制度,各方高效配合的执行方案,方能快速推动方案有效落地,顺利开展。

方法论二:微课大赛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微课体系的意识。

微课大赛只是微课体系的重要步骤,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沉淀组织知识资产,以微课体系激活培训体系。因此,如果只是随意地做一些零散的微课,并没有太大价值。相反,结合实际梳理贴合企业业务场景及发展的微课体系,在此框架之下进行微课制作,让多门微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为员工胜任岗位职责提供连续完整的有力支持。形成新的学习专题或学习活动,让微课发挥价值,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运营,才能让微课内容生产不断有活力,也能让培训生机勃勃。

方法论三:始终坚持“赛训结合,以赛促学”的思路。

以大赛为契机,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培养“聚能”,围绕“盘活知识、链接业务、赋能组织” 3个目标展开,挖掘隐性知识,沉淀微课作品,打造内容专家,整合营销“聚势”,实现平台品牌的“聚力”,拉动学习氛围、沉淀组织智慧,以提升学习效率、发掘潜力为最终目标,针对不同类型学员设计不同内容微课,提供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机制。

2、亮点和创新:

(1)达成共识,借力打力,层层推进

运用“433法则”大赛运营流程框架划分为3大阶段,分别是:大赛前期(40%)阐明项目意义与价值,与各业务领导层达成共识,获取项目支持,并邀请为赛事打call参与其中,吸引员工关注度和参赛兴趣;大赛中期(30%)中期及时向领导层反馈学员作业情况和参赛结果,可实时掌握项目进度和学员真实情况,增加参与度同时反向督促学员;大赛后期(30%)并输出相应的项目成果,由领导亲自颁发证书奖金给获奖选手并合照,增强赛事荣誉感和认可度。

(2)宣传造势,持续激励,营造氛围

运用交互思维,全渠道全流程多次营销宣传,借助各种宣传渠道的推广力量,维持赛事曝光度和持久度,打造组织内外部影响力,为大赛宣传造势。线上如公司内网、公众号、企业微信、数字化学习平台、微信群、朋友圈等,按节点分批次大规模集中为赛事介绍宣传视频、管理层打call视频、赛事介绍推文,电子公告持续造势,对内对外扩散传播;线下则是在员工食堂电视、公告栏、食堂门口、办公楼电梯处、宿舍等,放置印刷制作海报和易拉宝展架,借助特定场域自带人流量,营造线下赛事热烈氛围。

(3)专业运营,有效促学,引燃赛事

以公司内部灵活的线上学习平台“E方”作为后盾,结合数字化技术,采用OMO混合式培训,通过线上微课知识学习、线下工作坊学习翻转赋能,理论培训+实操授课,线上系列课程+干货资源包,“学-练-评-改“一条龙助力学员快速成课,帮助学员聚焦岗位问题场景,高效提升微课能力,激发全员创作动力。比赛数据的实时监控,筛选优质作品,快速解决问题,保证赛后内容沉淀可行。

采取有效的运营手段,合理把控节奏。线上全程社区运营互动,比如线上趣味开营,实时互动,启发参赛热情;日常运营有课程推送、知识午餐、任务提醒、作品分享、赛况播报、作品点评等方式,保持学员的新鲜感;导师还会不定期在社群分享微课制作技巧,比如:录屏软件的使用、录音的操作、微课脚本写作的注意事项等,从多角度增强学员的微课学习兴趣,激发内驱力,有效促学,确保比赛有序进行。决赛大众评选期间,鼓励选手花式拉票,增进选手感情,活跃参赛氛围;线上结营,回顾总结,邀请选手发言分享,趣味竞猜,提升学员的社群参与度。

(4)成果沉淀,经验共享,延续关注

为及时总结成果,扩大项目价值,在公司内部OA发文宣传,内网公告发布新课上新海报,全公司范围内开放学习,让员工结合日常业务情况,即学即看;对大赛产出作品、微课人才、课程满意度等进行统计与分析,为下一届微课大赛做铺垫。

3、经验和教训:

(1)大赛安排方面:

①首届微课大赛议程安排较为紧凑,给到学员与作品迭代时间较短,对产出质量有一定影响;

②外地参赛者未能参与线下工作坊,微课未得到有效辅导,影响产出质量;

③近40份未进入复赛的微课脚本部分内容尚可,但未进一步转化成微课,较为遗憾;

④首届微课大赛覆盖人员较少,今年可在去年成功经验基础上,适当扩大范围。

(2)大赛运营:首届微课大赛除招募阶段宣传广泛外,大赛期间宣传较少且方式较为单一。

经过复盘总结:

(1)第二届微课大赛安排方面:

①延长大赛周期至2.5月,给予参赛者充分优化打磨时间,并增强仪式感,开展线下颁奖典礼;

②外地无法参与工作坊员工,提供一对一辅导,提升学习体验感,同时保证产出质量;

③本届微课大赛优先邀请;同时,初赛评选改为微课评选,增加上线微课数量;

④扩大初赛覆盖人群,给予更多员工展现自我的机会;

(2)第二届微课大赛运营方面:

大赛运营上做创新,如:招募阶段,增加“宣传官”角色,即去年获得荣誉学员为大赛代言;沉浸式游戏化项目包装,以“微课练习生出道记”线上闯关机制,充分调动学员从“微课练习生”发展至“微课新星”的学习升级动机等。

4、项目下一步的展望:

2021年,我们厚积薄发,成功举办“微·颗粒杯”首届微课大赛,以赛促训、以赛促选、众创共享。相信在汲取第一届微课大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第二届微课大赛后续公司将创新学习模式,吸引更多员工参与其中,不断沉淀内部智慧,提炼工作经验,更加广泛地将新的学习模式应用到经验提炼、技术传承和人才培养当中。

2022年,我们继续前行,提升经验传承和人才培养效率,助力人才队伍成长,共同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企业内部搭建学习地图、建设学习型组织和落实“人才高地”战略添砖加瓦,为公司高水平、高素质、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银行


企业标杆金奖

全国数字化学习应用

  • 在线客服

  • 联系电话

    18611157008


  • 关注我们

企业数字化学习专业媒体平台

很感谢您耐心填写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企业数字化学习专业媒体平台

很感谢您耐心填写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企业数字化学习专业媒体平台

方法一:
方法二:

扫描上方二维码,直接联系顾问

企业数字化学习专业媒体平台

很感谢您耐心填写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